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李先达 | 文

3月30日,也就是明天,可能成为台湾当前政治僵局的关键节点。以“太阳花”为标志的台湾学生运动已经号召更多人,在周日当天走上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前的凯达格兰大道,举行更大规模的“反服贸”示威。

周一(3月24日)凌晨,抗议“服贸协定”的学生前往占领“行政院”,与警察发生冲突,形势自此紧张加剧。

在马英九当局不愿退步的同时,学生运动把自己的诉求从退回《两岸服贸协议》扩大到了更广泛的两岸问题,并坚持不从被自己占据的“立法院”撤出。双方对话失去了交集。

台湾的各大媒体的版面,无论立场“泛蓝”(支持国民党)还是“泛绿”(支持民进党),都已经彻底地被“反服贸”淹没,我们在此辑录一些,后面标上对各媒体政治立场的大致表述。

小编才疏学浅,不保证各媒体立场写得完全准确,仅供参考。

描绘学生运动参与者的台湾《苹果日报》(该报究竟泛绿还是泛蓝,台湾人自己有点争执不清,但它以政治报道尖锐和反大陆著称):

反服貿學生總指揮林飛帆情緒激昂地表示:「他們以為用消耗戰方式可以消耗我們的能量,他們以為,時間拖久了我們就會散去,他們以為龜縮在總統府,我們就會鼻子一摸自己走出議場,馬英九你錯了!」

……

參加學運就地靜坐手機和平板若想要隨時電力滿載,在青島東路上的小7門口設有「充電站」,充電組負責人阿宗從事冷凍空調業,是位71年次的青年......由於發現學生們在現場有手機裝置充電上的需求,而且「看孩子們很辛苦」為了活動如此堅持駐守,因此發揮自己所長。

报道学生行为的联合新闻网(联合报系网站,它被认为泛蓝且“保守主义”):

台北將有三場不同單位發起的「反反服貿」活動,以象徵母親的「康乃馨」對上反服貿學生的「太陽花」,呼籲占領立法院的學生趕快撤出國會,回到家庭和學校,讓社會回歸理性平靜。

引用民进党观点的《自由时报》(它被认为是泛绿主力媒体):

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剛剛在個人臉書上發表文章,她認為「台灣未來就是年輕人未來」「台灣的民主陷入了結構性危機,學生選擇佔領代表民意的國會,意味著他們覺得在現有的政治結構中,不這麼做,自己的意見就不會被看見。

提供国民党领袖和台商看法的《中国时报》(台商旺旺集团控股,被认为对大陆友好):

(国民党籍新北市市长)朱立倫表示,學生已翻轉台灣社會一味求最大經濟利益的主流意見,這已經是學生運動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台灣社會已經不可能轉身就遺忘這些學生們的訴求,學生毋須追求其他形式的光榮,就可以帶著光榮離開立法院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沉痛地表示,對這事件感到非常悲傷。張忠謀對政府、學生喊話,他認為雙方都要努力溝通,不能只靠一方努力,希望能透過一個理性、和平的方式來解決。

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講座教授楊志良28日也說:「雖然立委10個有8個爛,我也很支持學生這次的行動,但也該是時候把國會還給立委了。」

各方的主张一大堆,谁能说服得了谁?还是得拉拉“外援”。一些抗议团体在《纽约时报》登了广告,广告词是:

「凌晨四點或許是最黑,但是更多人看見、醒來之後,牽著手的我們必將迎向黎明。」......

不过,在台湾的问题上,美国很难说自己是外人。那么我们来看看更疏离一点的“外人”是怎么看的。英国《经济学人》发表了颇为详细的文章,分析台湾当前的抗议活动:

占领“立法院”的学生诉诸了非民主的手段,而且他们和民进党提出的很多关于服贸协定的观点都是十分模糊的。但是他们搭上了顺风车——对马英九以及与大陆经济融合一种广泛的不信任。

Students occupying parliament have resorted to undemocratic means, and many of the arguments they and the DPP make about the trade agreement are specious. But they have tapped a vein of popular mistrust of Mr Ma and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with the mainland.

在《经济学人》看来,服贸协定显然只是一根导火索,真正的火药有几种成分,其中之一是台湾岛内的人群分裂:

在岛上居住数代的本土台湾人与大陆来台移民的裂隙依然存在——马英九的家庭就是在1940年代国民党内战失败后来台的。抗议者将马英九描绘成是大陆的“走卒”,或者说他无能且远离民意。

A split persists between native Taiwanese, on the island for generations, and mainlanders, like Mr Ma, whose families came over as the KMT lost the civil war in the 1940s. Protesters portray Mr Ma as either a mainland stooge or as clueless and out of touch.

文章接着分析道,台湾岛的民意已经产生两种倾向,而马英九正身处乱局当中:

马英九尝试走一条适度的中间线路。既不做失败主义者,也不像民进党那样采取意图对抗和挑战中国(大陆)的冒险主义。但是看起来,他已经在努力中感到疲惫,而台湾人似乎也对他感到厌倦了。

Mr Ma has tried to steer what seems a sensible middle course between such defeatism and the adventurism of those in the DPP who would like to confront and challenge China. But he sounds weary with the effort, and Taiwan’s people seem weary of him.

《经济学人》认为,对那些行动激烈的人来说,美国著名政治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去年的一段话可能正应和了他们采取更极端做法的理由。米尔斯海默当时对美国的台湾政策分析道:

“(存在)一种合理的可能性:美国政策制定者最后会得出结论,放弃台湾并允许中国大陆迫其接受统一,在战略上是可行的。”

“(There is) a reasonable chance American policymakers will eventually conclude that it makes good strategic sense to abandon Taiwan and to allow China to coerce it into accepting unification.”

当然,这只是学者口中的可能性。美方官员在昨天(28日)还再次强调,美国将“继续坚守《台湾关系法》的承诺”,包括“对台湾的安全、经济自主、国际空间的承诺”。

两岸统一,依然长路漫漫。

至于在这次服贸风波后,台湾社会的裂痕能不能弥合,主要还得看岛内的几代人做出怎样的选择。蓝绿阵营的媒体虽然大部分时候发出迥异的声音,却不约而同地转载了一位台湾高中老师写给参加学运女儿的信,我们节录一下这封信,放在最后:

女兒:

寒夜打開FB(Facebook),發覺至少有15個以前的學生還瑟坐在中山南路的街頭,連才上大一的妳,也二次回到立院,綁上頭巾,春衫薄衣,熱血抗寒。

……

真的,青春歲月能和自己的國家談一場戀愛,是一生最浪漫的事。要恭喜妳,女兒,能經歷這一場成年禮,此後經年,一輩子的學習,將有了支點。

……

爸爸是教語言的,去年三月在波士頓參與一群外師的會議,開會時大家意見紛歧,彼此利益排擠,為了得到有限的資源,大家針鋒相對,但會後,卻能彼此拍拍肩膀,微笑離場。

納悶的我,會後抓住一個教拉丁文的老師詢問:「我說話喜歡用I think 開頭,但你們卻喜歡講I would say,現在時間用過去式,好奇怪!」

這位老師回答我,助動詞是英文的潤滑劑,所以在英文中,有語氣這一章,要表達客氣時,先用過去式助動詞示弱,讓對方心悅,之後才能誠服。

我前年參訪一所澳洲高中時,發覺他們的課程有十四門與此相關,像debate辯論、communication溝通、leadership領導…等。在那裡我遇到一位來自台灣的學生,問他在這裡受教最大的心得,他說:「這裡的老師不要我用台灣二分法的方式寫作文,老師告訴我,說服別人時,除了證明自己對之外,也要承認另一方也有對的部分,這樣邏輯才對,也才能,得分!」

在服務的學校裡,同事往往意見不合,就用不修飾的語言傷害對方,彼此仇恨一輩子。一位大學一起編校刊的戰友,現在每天在電視的談話節目上,用充滿恨意的語言來評論政治。這24年來,我發覺,禮貌的消失,二分法的廉價辨證,造成國人互信不足,合作退化,溝通常是空轉與內耗,潮打空城,共力難得。

女兒,寫這一封信是想告訴妳,叫台灣人愛,很容易;叫台灣人不恨,卻很難。

就像你們以前在班際球賽時,很容易為自己的班級凝聚共識,嘶聲吶喊。大家都愛自己的班,但當有一方用負面的語言攻擊對方時,兩班就容易成了世仇,比賽完後,很難握手,彼此都忘了,我們來自同一個學校。

……

女兒,記得,我們正站在天平的兩端,要誓死保護好天平的支點,那個支點就是──「除了證明自己對之外,也要承認另一方也有對的部分,這樣邏輯才對,也才能,得分。」天佑台灣!

(小编:但愿在这个周日,台北街头人人平安。)

(完)

原文参考:

On the antlers of a dilemma

(原载于经济学人网站Banyan专栏)

野百合父親寫給太陽花女兒的一封信

(原载于苹果日报网站)

野百合父親 寫給太陽花女兒的一封信…

(原载于联合新闻网,作者:喻文玟)

康乃馨vs.太陽花 另一種聲音周六站出來

(原载于联合新闻网,作者:錢震宇、周志豪、沈育如)

楊志良:該是時候把國會還給立委了

(原载于联合新闻网,王長鼎)

冷凍業熱血青年現身 學運不斷電

(原载于苹果日报)

反服貿抗爭擴大:周日集結凱道 不設結束時間

(原载于苹果日报)

蔡英文:台灣未來等於年輕人未來 

(原载于自由时报电子版)

「凌晨4點的民主」登上《紐時》國際版

(原载于自由时报电子版)

朱立倫:毋須承諾書 學生可光榮退場

(原载于中国时报网站,作者:金櫻潔 )

-----------
○ 关注“旁观中国”微信公众号“on_china”,或扫描下图二维码,获得每日完整版推送。我们为您精选全球舆论对中国话题的报道、分析和评论,发掘“吐槽”与深意。

○ 联系我们:博客:旁观中国;新浪微博:旁观中国OnChina;腾讯微博:旁观中国
○ 欢迎发来评论或文章推荐,可直接发微信,或邮件至:onchina@caixin.com

话题:



0

推荐

旁观中国

旁观中国

288篇文章 9年前更新

财新传媒出品,精选国际舆论对中国话题的报道、分析和评论。它们有的持正平和,有的辛辣讥刺,也有的狗血八卦——但都很有趣。每天花上五分钟,看看全世界对中国的态度,了解态度背后的故事。 旁观中国阵地A(原创类) 旁观中国阵地B(外媒摘编及读者来稿) 旁观中国微博: 新浪:旁观中国OnChina 腾讯:旁观中国 微信公众号:旁观中国(on_china) (点击以上标题可进入相关链接) 欢迎访问及投稿!

文章
  • 文章归档
2014年 28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