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时政小队 | 文

对国际媒体来说,中国政府向雾霾宣战已经是一则旧闻,但一旦有新的强力措施,他们当然还是要不断跟进。彭博社在上周还在报道中国启用无人机监控违规排污的新闻。

另一方面,他们开始更加关心治霾行动的成效了。《纽约时报》记者从美国专家那里得到了不太积极的判断,哈佛大学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的中国项目负责人查尔斯.尼尔森(Chris P. Nielsen)警告说,绝对不能把中国的治霾措施想成灵丹妙药

“并不是说(中国政府的治污努力)不会起作用,而是它会起多大作用。”

"It’s not quite that it's not going to work. It's, 'How well is it going to work?'"

 

“这个问题的成因很复杂”,他说道,“的确,如果你尝试停止排放,会有帮助。但是不会像他们预想的那样有效。”

"The problem has complex causes," he said. "And it’s true if you try to shut down emissions, it should help. But that may not be as effective as they think."

 

 

做这个判断的理由是什么呢?尼尔森认为,有科研的因素:


理清空气污染的化学机理并不容易,还要搞清污染物与本地地貌和气象环境如何相互作用。

There’s the difficulty of picking apart the chemistry of air pollution. There’s how the pollution interacts with local topography and meteorology.

 

也有其他因素:


中国的政策的僵化问题,它植根于巨型的、官僚化的五年计划,也可能降低这个国家的运用新科研成果的能力。

There’s the policy inflexibility rooted in China’s grand, bureaucratic Five-Year Plans, which may reduce the country’s ability to adapt to scientific findings as they emerge.

 

然而,尼尔森的更大担心是,中国的反雾霾战役最大的敌人可能并非一时一地的人力所能及,那就是气候变化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NASA's Earth Observatory)公布了一组卫星照片,显示了中国华北地区上空的雾霾天气,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当地上空密布的阴霾、低云和大雾。

 

在上海举行的一场闭门研讨会上,中美学者讨论了相关的话题,尼尔森解释了自己的思路,《纽约时报》记者把它简化成下面这样的说法:


伴 随着地球变暖,影响着包括中国在内很多地区的高压冷空气系统——西伯利亚高压——会变弱。这意味着吹散雾霾和迟滞空气的风会更少,而污染物会从中积累相互 作用。这会导致更多的霾,阻断阳光向地面的照射,使得地面更冷。这将减少用于产生对流降雨的热量——而这些降雨是可以清洁空气的。

As the earth warms, the high-pressure system of cold air known as the Siberian High that influences many places, including China, weakens. That means there is less wind to blow away the smog and stagnant air where pollutants accumulate and interact. That leads to increased haze, cutting sunlight’s access to the ground, leaving it cooler. The effect reduces the heat that produces convectional rainfall that could clear the air.

(小编:要真是这样的话,中国不就更是非减排不可了?要不然今后靠风吹雨打都不行了……)

而斯坦福大学研究者在6月也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给出了相似的研究观点,人类造成的全球变暖将导致更多的污染。

当然,尼尔森还是十分谨慎的,他强调目前这还仅仅是一个假说(hypothesis),不过由于假说的合理性受到认可,它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家们的判断是什么呢?《纽约时报》没拿到:

上海研讨会上的中国参与者拒绝公开讨论这一问题,表示污染是个“敏感”话题。

Chinese participants at the Shanghai symposium declined to discuss the matter on the record, saying pollution was a “sensitive” issue.

(小编:中国同行们,咱抓紧去采访采访吧)
 

 

虽然在持续的报道下,中国几乎成了空气污染的代名词,但它其实是个全球问题。尼尔森担忧地说,这个领域的研究圈子依然太小,成果出得太慢。


即便是环境科学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都仅仅达到了解析PM2.5化学成分的程度。

Even the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 the West as well as in China, is just getting to the point of disentangling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PM 2.5.

 

(小编:亲爱的年轻学子,这能不能算是对你们高考志愿填报的一种建议呢……)

 

(完)

 

原文参考:
How Climate Change Could Foil China’s Smog-Fighting Efforts(原载于纽约时报网站,作者:DiDi Kirsten Tatlow)

 


尝试输入关键词:精选」「旁观史」「旁观者」「简介」「投稿」或日期,如「140304」「140515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旁观中国 精选全球舆论对中国话题的报道、分析和评论,发掘“吐槽”与深意 

欢迎大家发来投稿、评论或文章推荐。直接回复微信或邮件至onchina@caixin.com

添加关注的三种方式:
 1)拉至文章页面最上方,点击标题下蓝色【旁观中国】可关注;
 2)在【添加好友】--->【搜索公众账号】中查找:on_china;
 3)通过微信扫描下方第二张图片二维码


 

特别声明:旁观中国由财新传媒出品。旁观中国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请认准旁观中国唯一之微信号:on_china。

话题:



0

推荐

旁观中国

旁观中国

288篇文章 9年前更新

财新传媒出品,精选国际舆论对中国话题的报道、分析和评论。它们有的持正平和,有的辛辣讥刺,也有的狗血八卦——但都很有趣。每天花上五分钟,看看全世界对中国的态度,了解态度背后的故事。 旁观中国阵地A(原创类) 旁观中国阵地B(外媒摘编及读者来稿) 旁观中国微博: 新浪:旁观中国OnChina 腾讯:旁观中国 微信公众号:旁观中国(on_china) (点击以上标题可进入相关链接) 欢迎访问及投稿!

文章
  • 文章归档
2014年 28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