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林蔓兮 | 文


(一)

我认识康康的母亲已有五、六年了,她和我一样,也嫁了中国人,在中国定居。夫妇两人算是老来得子,而且只有康康一个孩子,所以对他非常疼爱。

印象中的康康还算听话,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比较多话、好动。他从小是被爷爷奶奶带大的,父母忙于工作,没有那么多精力,只好把爷爷奶奶接到北京来住。两老对孙子关怀备至,从照顾他的起居饮食、接送到督促、辅导他写作业,几乎都是由两个老人来负责。

由 于接触最多的还是中国人,所以康康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生活习惯也和有些我所知道的中国家庭一样。春末、夏初之际,即使天已经有点闷热了,可他们家里还是 不开窗,人人都穿着长袖、长裤,走到哪儿也穿着拖鞋。这样的装束会一直保持到一伏前后,小孩即使觉得热,也坚决不让开空调。

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朋友把康康送到了一家国际学校。康康持的是外国护照,英语交流又没问题,作为一个外国孩子,父母自然把他送到无论教学质量或硬件设施都比中国学校要好许多的国际学校。

在学校待了一个学期,临近放暑假时,朋友突然接到学校开家长会的通知,到了学校才被告知学校怀疑孩子患有多动症,需要到北京某家机构接受诊断和辅导,如果家长拒绝与校方配合,校方便会让孩子复读一年级。

这个犹如晴天霹雳的坏消息在朋友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他们从来没有听到班主任给出任何负面的反馈,一直还以为康康在学校没遇到什么问题。当然,康康比较多话、好动,这他们是知道的,可他们却没能被学校给出的种种理由说服,所以坚决不咨询医生。

家 长会以后,朋友开始留意康康的朋友和邻居家的同龄小孩,发现很多中国小孩和康康都有或多或少的共同点,最明显的便是不爱答应长辈的叫唤,常常自个儿低头玩 玩具,家长叫他们吃饭、喝水,他们都不会马上答应,有的甚至得让爷爷或奶奶捧着个饭碗或水杯到跟前,才能好好吃饭、喝水。朋友说那是因为孩子过于专注,再 加上男孩比较调皮、独生孩子比较自我,所以才会有这些举止。

过了一段日子,朋友结合自己的观察结果和经验,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首先,孩子是健康的。他很聪明,且好奇心重,爱发问、爱表现是自然的,学校老师显然不懂得如何应对这样的孩子。

其二,国际学校的教学环境过于宽松,那些外国孩子太散漫,这样的环境没法培养出自律的孩子。

其三,校方可能和那家机构有不透明的关系,所以才会坚决要家长去那里咨询。

其四,这家国际学校不想录取太多的华裔学生,因而开始想出各种理由来劝退那些比较棘手的华裔学生,尤其是有中国背景的孩子。

基于以上种种观点和顾虑,朋友决定让康康转学,不过这回他们再也不考虑国际学校,而是决定让康康上中国学校。

(二)

这对康康来说无疑是一段新生活的开始,他不得不作别学校的朋友、好玩的游乐场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去一所在他看来是如此沉闷、单调的学校。可是妈妈一直对他说,新学校很好,很适合他,很快他就会喜欢上新学校。

考虑到康康年纪还小,朋友最终还是让他在那所中国学校复读一年级,毕竟孩子需要适应的地方有很多,中国学校的语文和数学又比国际学校深奥许多,让孩子复读也是件好事,最起码孩子不会在开学初就面临太大的学习压力。

我虽没上过中国的中小学,但经常能从先生和朋友那里了解到中国学校的一些情况。和康康认识这么久了,再加上经常给他上课,这回我总算第一次真正领略到中国小学的教育方式。

都 说童言无忌,孩子天真烂漫,康康也是这么个孩子。刚上中国学校那会儿,他老是抱怨作业太多,当我问起他学校老师好不好时,他的回答总是“很凶”、“要求很 严格”。他们的班主任很严厉,数学和语文都抓得很紧,孩子们经常都要预习一篇课文五遍,并要求家长在课文结尾处签字。写生字的时候,康康经常是写了又擦, 擦了写完又觉得不好,于是再擦掉重写,如此反复好几次。我有时鼓励他,说那已经很好了,他却回答:“这个在我们班还是不合格的呢。”

最明显的不同之处还是在听课的时候。给学生讲故事时,中国孩子的坐姿永远是最端正的,他们在学校被训练必须要双手相叠,平放在桌上,回答问题时还要做出奥特曼的经典手势,一板一眼的,丝毫不马虎。

打康康上中国学校以来,他在我的课堂便经常是以这样的姿势听讲。他阅读课文时必须把课本稍微举起来,然后模仿电视上的那些中国小孩,字正腔圆,声音洪亮。有时候我看不清他的课文,让他把课本放在桌上,他马上会说:“我们老师让我们这样。”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一次的谈话。那天,我们又聊到校园生活的种种经历。和往常一样,康康唠家常似的和我聊了许多。康康提到了班里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如何被老师处罚,还说那些同学都“不知道自己是老几”。我听了大吃一惊,怕自己听错,便问道:“为什么这样说呢?”

康康答道:“不能不听老师的话,要不然老师会骂“你是老几”的,那天我们班主任就对王某某同学说了句‘你以为你老几’了!”

我笑着问道:“那么班里谁是老大呢?”

康康一脸正经地说:“当然是老师啦。老师是老大,我们都是小弟!”

老大哥无处不在。看来康康很快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孩子”了。这么一个大染缸,想不变色,确实很难。■

 

关于作者

 

林蔓兮,马来西亚华裔,自由职业者,现居北京。

 

 


尝试输入关键词:精选」「旁观史」「旁观者」「简介」「投稿」或日期,如「140304」「140515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旁观中国 精选全球舆论对中国话题的报道、分析和评论,发掘“吐槽”与深意 

欢迎大家发来投稿、评论或文章推荐。直接回复微信或邮件至onchina@caixin.com

添加关注的三种方式:
 1)拉至文章页面最上方,点击标题下蓝色【旁观中国】可关注;
 2)在【添加好友】--->【搜索公众账号】中查找:on_china;
 3)通过微信扫描下方第二张图片二维码


 

特别声明:旁观中国由财新传媒出品。旁观中国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请认准旁观中国唯一之微信号:on_china。

话题:



0

推荐

旁观中国

旁观中国

288篇文章 9年前更新

财新传媒出品,精选国际舆论对中国话题的报道、分析和评论。它们有的持正平和,有的辛辣讥刺,也有的狗血八卦——但都很有趣。每天花上五分钟,看看全世界对中国的态度,了解态度背后的故事。 旁观中国阵地A(原创类) 旁观中国阵地B(外媒摘编及读者来稿) 旁观中国微博: 新浪:旁观中国OnChina 腾讯:旁观中国 微信公众号:旁观中国(on_china) (点击以上标题可进入相关链接) 欢迎访问及投稿!

文章
  • 文章归档
2014年 28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