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小队 | 文
8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授权对伊拉克境内的极端武装组织进行空中打击。在纷纷评价奥巴马决策的同时,国际媒体发现了另一个新闻点:对美国这次海外军事行动,中国似乎并未旗帜鲜明地反对。
不少外媒都引用了《中国日报》(China Daily)的一则新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维护伊拉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条件下,(中国)对于任何有助于保持伊拉克安全稳定持开放态度”。
"(Beijing) takes an open attitude toward any actions that facilitates ensuring security and stability in Iraq on the precondition of putting respect in place for Iraq's sovereignty".
这种变化不仅出现这样一句表态里。《外交家》(The Diplomat)是一家总部设在日本的英语政治评论网站,主要分析亚洲话题。该网站发现,多数中国媒体依然对美国的行动表示了质疑和批评,但新华网的一篇国际时评却显示出了一定程度上对空袭的肯定。
新华网这篇标题是《从伊恐嚣张看美国空袭》的文章还写道:
“美国发动的空袭,能够阻止它(“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武装)继续扩张和杀戮吗?能够打消它的气焰,挫败它的野心吗?”
虽然新华网的文章中也依然充满对美国中东政策的批评,但是“扩张”、“杀戮”、“气焰”和“野心”四个词连续使用,也算是相当有态度了。《外交家》评论道:
很奇怪,新华的分析似乎是在暗示,与完全不作为相比,奥巴马应该更早进行干预。新华认为,美国拖延了采取行动的时间,是认为伊拉克出现“可控的混乱”可以更好的服务美国的利益。
Strangely, Xinhua’s analysis seems to suggest that Obama should have intervened sooner, rather than not intervening at all. By waiting so long to act, Xinhua argued that the U.S. had decided “limited chaos” in Iraq best served Washington’s interests.
中国多家央企都在伊拉克有投资和合作项目,总价在价值达数百亿美元,伊拉克工作的中国工人数量也达到一万人以上。从某种意义上,美国对极端武装的打击在保护美国利益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保护了中国利益。
就在美国做出空袭决定的第二天,《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对奥巴马进行了采访。在谈到伊拉克问题的时候,奥巴马很直接地“吐槽”说,中国在伊拉克只做生意,不管安全防卫,纯属“闷声发大财”:
他们的确是在搭便车,而且他们在过去30年其实一直在搭便车,而且效果好非常好。我的邮箱里(关于各种国际问题)信件堆积如山,所以我有时开玩笑说,为什么我们不能像中国那样呢?当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可没有人期待他们去做任何事情。
They do, and they are free riders, and they have been free riders for the last 30 years, and that works really well for them. And I joked so sometimes, when my inbox starts stacking up, I said can we be a little more like china, nobody ever seems expecting them to do anything, when the stuff comes up.
(小编:不过伊拉克变成现在这样,也是在你的前任打了一场战争之后的事吧……)
奥巴马可没打算长中国人志气,他马上跟着说:
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看待美国时用的是和看待中国不同的方式。
But it is for that same reason I think, people look to America in ways they don't look to China.
他解释称,超级大国当然也会犯错,但超级大国会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考虑全人类的利益,会想着如何帮助他人,让自己的行动符合自己的价值观。而中国不是这样做的。
从很多方面说,这是我们的劣势,但它也是让我们能脱颖而出的优势,是我为自己是美国总统而感到高兴的原因。
And that is disadvantage for us in many ways, but it is also advantages the reason why we were exceptional, and I am glad I am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看起来,说了半天让中国占便宜,奥巴马还是非常自豪于自己做出的决定的。
《外交官》把他们的评论文章标题起成了《美国空袭伊拉克:对中国双赢的局面》(US Airstrikes in Iraq: A Win-Win Situation for China)。也许对于中美两国,这次决策同样算是一种双赢吧。
当然,对于真正面临人道危机的伊拉克北部民众来说,希望终于出现了。■
原文参考:
China as a Free Rider(来自纽约时报网站视频)
US Airstrikes in Iraq: A Win-Win Situation for China(原文来自外交官杂志网站,作者:Shannon Tiezzi)
China responds to US airstrikes in Iraq(原文来中国日报网站,作者:Zhang Yunbi)
新华国际时评:从伊恐嚣张看美国空袭(记者徐剑梅 吕迎旭)
尝试输入关键词:「精选」「旁观史」「旁观者」「简介」「投稿」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旁观中国 精选全球舆论对中国话题的报道、分析和评论,发掘“吐槽”与深意 →欢迎大家发来投稿、评论或文章推荐。直接回复微信或邮件至onchina@caixin.com
→添加关注的三种方式:
1)拉至文章页面最上方,点击标题下蓝色【旁观中国】可关注;
2)在【添加好友】--->【搜索公众账号】中查找:on_china;
特别声明:旁观中国由财新传媒出品。旁观中国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请认准旁观中国唯一之微信号:on_china。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