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 讲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电信双雄华为和中兴通讯的故事总被一遍遍提起。但《华尔街日报》近期发表了一篇报道,叙述中兴和华为在开拓非洲电信市场时引起的种种争议。

● 财新记者曾在2012年到非洲多国实地采访,写下十分翔实的《电信战非洲》一文。我们试着对照一下两篇报道。(《电信战非洲》的全文可点击“查看原文链接”阅读)

中兴和华为在非洲电信市场的成功已是事实,在多个非洲国家,他们都取代了西方电信厂商,占据领先地位。尤其是在埃塞俄比亚,中兴先是垄断了一份全国移动通信网络合同,随后又和华为“瓜分”了第二份合同。 

《华尔街日报》承认,中国公司建设的手机网络给埃塞俄比亚带来了变化。 

┃该网络大大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手机服务扩展到了埃塞俄比亚大部分地区,这个拥有9000万人口的贫困国家成了非洲最大的、增长最快的市场。
      ┃The network has vastly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for many. Cellphone service now extends across much of Ethiopia, an impoverished country whose 90 million people form one of Africa's largest, fastest-growing markets. 

不公平的信贷优势? 

不过,中兴华为的西方竞争对手认为,中国企业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中国两家银行给予的巨额信贷支持,供选择中国企业设备的客户进行采购。 

《华尔街日报》写道: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发展项目主管黛博拉·布劳廷根测算,在1995年至2012年间,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为非洲提供了近500亿美元的融资。
       ┃The state-owned Export-Import Bank of China and the China Development Bank finance exports and overseas projects. They provided nearly $50 billion in financing for Africa from 1995 through 2012, mostly export credits, according to estimates by Deborah Brautigam, director of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文章提到,在同一时期,美国进出口银行只为非洲买家提供了约120亿美元的融资。 

财新的《电信战非洲》从另一个侧面做了叙述: 

┃2004年11月,国开行与华为签署了第一期高达100亿美元的信用额度。当时刚从IT泡沫中走出的华为正实施战略转型,以非洲市场为切入点迅速抢滩海外。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由于西方电信企业银根抽紧,融资能力更增添了中国电信设备商的竞争砝码。 

┃国家开发银行党委委员、中非基金会董事长赵建平在2009年的一次大会上总结国开行对非业务时,强调要对华为与中兴的在非项目“重点支持”。

 (从更详细的报道来看,西方银行不敢对风险更高的非洲项目发放贷款,而中国两家银行面对风险则“勇敢”得多。)

中国厂商更贵?

 《华尔街日报》的文章分析说,中国公司能带来贷款,但签下的合同价格也往往更昂贵:

 ┃中兴负责埃塞俄比亚业务的总裁贾晨说,公司必须在埃塞俄比亚项目里收更多的费用,因为贷款数额巨大,还贷期很长——达到13年。而且,如果埃塞俄比亚电信无法还贷,中兴通讯就要担责。
        ┃ZTE's Mr. Jia says ZTE must charge Ethiopia more for its network partly because the loans are large, the repayment period is long—13 years—and ZTE is liable if Ethio Telecom doesn't repay. 

无论对中兴华为,还是背后的贷款银行,非洲项目的贷款风险绝非小事,《电信战非洲》中就描绘了分包商债主们找中兴非洲公司要账的场景。 

但中国企业给出的价格是否真的比西方竞争对手更高呢?《电信战非洲》里写道:

┃华为最早祭出了低价战略,其报价一般比爱立信、诺西低至少5%-15%;比华为晚两三年来到非洲的中兴进来后,进一步把降价幅度打到30%-40%。

 ┃一家中国企业的终端销售经理说,“有时候,我明知道我们不可能中标,但是也要报出低价去让对手难受一下。”

 (在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市场里,究竟谁价高谁价低,恐怕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而且,中国人打价格战的能力嘛……)

 建设质量有问题?

《华尔街日报》采访了一些埃塞俄比亚电信业的前高管,在2006年,中兴通讯赢得垄断性建设埃塞俄比亚电信网络的合同,当时这些高管提出了异议:

 ┃前高管们说,当时在中兴通讯设备覆盖范围内接听或拨打电话经常掉线。这些区域内的手机信号太弱了,以至于住在砖房和石头房中的居民常常需要到门外去使用手机。
        ┃Calls to and from ZTE-covered areas were frequently dropped, and the mobile-phone signal in those areas was so weak that people living in brick or stone houses often had to go outside to use their phones, the former managers say. 

中兴当时对此回应说,这是正常的技术问题,不同供应商的设备占用同一个频段的时候就会发生。 

埃塞俄比亚对网络质量问题的抱怨一直存在,在此次被《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中兴的发言人贾晨表示,信号不好是有多重客观原因的。其中包括一个听起来比较离谱的:电信设备的供电线屡屡被其他在建工程的施工切断: 

┃“我们能保证网络的质量,但是你得保证我们的基站有电啊。”
       ┃"We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network, but you have to guarantee our base stations get electricity."

腐败嫌疑? 

《华尔街日报》列举了一些事涉中兴和华为的招投标问题。肯尼亚政府去年底取消了一项已经初步授予中兴通讯的全国警察通讯系统合同。反腐活动人士说,相关招标只允许中国企业投标属于违规,还有评估称中兴的设备价格是正常市场价格的两倍。

 乌干达则在2011年取消了乌干达广播公司与华为签订的规模7,400万美元的合同。原因是合同违反了采购规定。

 在非洲之外,中兴2007年在菲律宾的一个宽带项目牵连到了该国前总统阿罗约,阿罗约本人坚决否认曾经受贿,该案至今还在审理当中。中兴则坚决否认有不当行为。

(不过要考虑到菲律宾的政治环境,前总统似乎从来就是现政府的靶子……)

 在埃塞俄比亚,那些反对中国厂商获得合同的埃塞俄比亚电信高管中,有不少在2008年被判入狱,其中包括当时的总经理。不过他们的问题出在瑞典电信巨头爱立信的合同上。但不少受审者认为,这是对他们反对中国厂商的报复。

在非洲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图景中,无论西方企业还是中国公司,在商业竞争中都很难做到非黑即白。《电信战非洲》一文记录下了几个生动的段落:

 ┃一家中国企业的客户经理陪同客户准备参加展会,客户突然被拉上了一辆停在路边的小车,客户经理想要跟上车,却被踹倒在地,眼看客户和小车扬长而去;

 ┃一家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因为被竞争对手在非洲某国挖走太多人才,直接把对方的人力资源主管绑架揍了一顿;

 ┃中兴南非二处的负责人范虎回忆说,有一次碰到有人直接要从他们的车上抢走客户,他逼急了大吼一声,“谁再敢动,老子把他给干了。”范虎身高近1.8米,又高又壮。

(完)

 

参考文章:
       - Telecom Deal by China's ZTE, Huawei in Ethiopia Faces Criticism,《华尔街日报》
       作者:MATTHEW DALTON
       - 电信战非洲,(原文发表于2012年第3期财新《新世纪》周刊,可点击“查看原文链接”阅读全文)
       记者:赵何娟 张宇哲

-------------
○ 欢迎关注“旁观中国”微信:on_china。我们为您精选全球舆论对中国话题的报道、分析和评论,发掘“吐槽”与深意。
○ 可以发送您喜欢的文章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欢迎发来评论或文章推荐,可直接发微信,或邮件到onchina@caixin.com

话题:



0

推荐

旁观中国

旁观中国

288篇文章 9年前更新

财新传媒出品,精选国际舆论对中国话题的报道、分析和评论。它们有的持正平和,有的辛辣讥刺,也有的狗血八卦——但都很有趣。每天花上五分钟,看看全世界对中国的态度,了解态度背后的故事。 旁观中国阵地A(原创类) 旁观中国阵地B(外媒摘编及读者来稿) 旁观中国微博: 新浪:旁观中国OnChina 腾讯:旁观中国 微信公众号:旁观中国(on_china) (点击以上标题可进入相关链接) 欢迎访问及投稿!

文章
  • 文章归档
2014年 288篇